中美關係近年來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雙方發生爭論和爭執的「問題領域」的範圍和程度似乎正在不斷擴大,對彼此戰略意圖判斷的敵意似乎也在明顯上升。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以下簡稱亞投行)到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從東海領土爭議到南海島礁建設,從烏克蘭危機到對朝政策,從2015年二戰結束70年的紀念方式到香港「佔中行動」背後是否有「美國黑手」,從網路駭客到「中國是否會崩潰」,在諸多雙邊、地區經濟、政治和安全議題上,中美之間的爭議點似乎越來越多,彼此的抱怨也越來越強烈。
在華盛頓的中國和亞洲政策研究圈內,「中國威脅論」的看法在明顯升級,美國的對華政策主流聲音正在變得對中國越來越不友好,美國智庫對華政策的建議報告也越來越多地主張對華強硬。最典型的是總部設在紐約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建議白宮應該轉變「針對中國的大戰略」,對華應該採取堅定的「遏制政策」。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媒體的對美政策聲音似乎也越來越變得不耐煩。《環球時報》的社論多次提到美國正在衰落;許多人堅信美國在香港和其他地方準備對中國策動「顏色革命」;衆多的中國分析人士堅信,創辦會員已經達到54個國家、並有四個歐洲國家加入的亞投行,是中美角逐中的「中國勝利」;中國目前正在力推的「一路一帶」構想,也被很多人吹捧爲中國針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反制措施;「一路一帶」與亞太「再平衡」的戰略對決將主導未來亞太地區的戰略走勢。
您已閱讀16%(597字),剩餘84%(30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