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使用谷歌(Google),也有些人讓使用谷歌的人感到惱怒。我屬於前一類人,那些不會自發在網上查東西的人在最好的情況下只是讓我語塞,在最壞的情況下會讓我爲人類的命運感到害怕。但我最近了解到,那些只要聽到有人忘記了某件半真半假的事便求助於搜索引擎的人,或許未必好到哪裏去。
在討論這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前,回顧一下2011年是值得的,當年有些評論員撰寫了「這次這一新技術無疑將毀掉我們」一類的文章。那一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貝琪•斯帕羅(Betsy Sparrow)及其同事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文章,名爲《谷歌對記憶的影響:查詢資訊的便利對認知的影響》(Google Effects on Memory: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引發了最新一場有關網路的生死存亡危機。
研究者本身對他們的發現持有積極態度。沒錯,當受試者認爲數據正在存儲進入眼前的一臺電腦時,他們不善於回想起值得記住的細節資訊,比如「鴕鳥的眼睛比腦大」。沒錯,當受試者得知數據將不會被存儲時,他們能夠更好地回憶起。但有趣的部分是一個單獨實驗,實驗中資訊被存儲於籠統命名的檔案夾裏,比如「事實」、「數據」和「資訊」。
您已閱讀38%(570字),剩餘62%(9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