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香港當局!沒有哪個地區像香港這樣,受到中國內地經濟成長放緩和美國加息預期這兩個互相沖突因素的夾擊,因爲香港的未來是與中國內地掛鉤,而其貨幣卻與美元掛鉤。
再考慮到香港股市創紀錄的成交量引發的港元需求飆升,人們不免會問,香港實施了32年之久的港元緊盯美元政策是否適宜、能否持續。上週,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入市干預,以維繫聯繫匯率制,這是去年8月以來的首次。週三,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Norman Chan)表示,上週股市反彈導致4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相比之下,去年8月,香港金管局在其干預市場的行動中總共才耗費約13億美元。
反對港元盯住美元的理由正變得日益強大,有一點很難否認,就是美國寬鬆貨幣政策在香港催生了泡沫,最明顯的就是在房地產行業。總體而言,自美聯準(Fed)啓動量化寬鬆政策以來,香港信貸與本地生產總值(GDP)之比已上升了約一倍。
您已閱讀45%(401字),剩餘55%(5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