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生活在現代印度,他也許不會用「確定」這個詞來形容死亡和稅收的共同之處。在一個政府的車輪轉起來吱吱作響的國家,催稅單仍然可能像午後季風般猛烈地不期而至。3月,石油天然氣開發商凱恩印度(Cairn India)接到了一張2050億盧比(合33億美元)的含息稅單。這個月似乎又輪到了外國基金公司頭上。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第一個承認接到了突如其來的稅單;可以料想,應該還有很多公司尚未公開訊息。
誘捕數百家基金公司的大網原本從不是針對外國公司的。1997年生效的可替代最低稅(Minimum Alternative Tax,簡稱MAT),初衷是爲了防止國內企業逃稅。但是,隨著一項回溯性稅法於2012年通過,MAT讓急切的稅務稽查員能夠把矛頭衝向外國企業,要求這些企業結清他們從未想到自己應該支付的賬單。
這種混亂的狀態並非現任政府的錯。現任政府由來自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非常親商的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由國大黨(Congress party)領導的上屆政府通過了2012年那部法律,這是印度當局與沃達豐(Vodafone)那場曠日持久的糾紛的一部分。但是,莫迪的財長阿倫•亞特力(Arun Jaitley)非但沒有廢除這項法律,反而只是利用自己的首筆預算向投資者保證:印度政府不打算再次使用類似措施。舊案則被留給法院去解決。用一位稅收顧問的話來說:「萬里長征才走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