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在過去數月的瘋狂上升,讓很多市場人士驚呼「牛市」再次到來。與每一次市場暴漲相同,市場更需要關心的不是股票市場還能上升多少,而是股票的上升背後到底是何種因素在推動,該如何評估其蘊含的風險。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股市開始顯露出越來越多的泡沫化傾向。如果這樣的泡沫繼續發酵,那麼需要認真評估其一旦破裂可能帶來的「黑天鵝」效應——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利率市場化、影子銀行的興起和金融機構越來越市場化的大背景下,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一旦發生,對整體金融系統的衝擊力度可能遠遠大於我們的預期。
回顧本輪股市上升歷程,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上證指數接近翻倍的漲幅讓人驚訝,與此同時,以新興行業爲代表的創業板指同期的漲幅則超過一倍。這樣的暴漲到底是估值修復還是泡沫氾濫,市場也有不同的看法。簡單的分析顯示,由中國國有銀行和能源企業主導的上證綜指股票目前預期本益比約爲15倍,比去年夏天的7.5倍翻了一倍。如果這樣的估值看上去仍然相對合理的話,創業板將近100倍的本益比則多少顯露出了「泡沫」的跡象。
您已閱讀34%(465字),剩餘66%(9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