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Round two in America’s battle for Asian influence
TPP談判美國難容有失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抵制亞投行的努力宣告失敗後,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已不容有失。但對於中美之間的第二輪角力,華盛頓的前景依舊喜憂參半。

In the sparr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over leadership in Asia, Beijing recently landed a tidy, if almost accidental, punch. Washington’s attempt to lead a boycott of the China-le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ended in farce after Britain broke ranks and other nations from Germany to South Korea fell over themselves to join.

在中美這場對亞洲領導權的爭奪戰中,北京最近打出了漂亮的一拳,儘管那一拳贏得近乎意外。華盛頓原本企圖帶頭抵制中國領頭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然而在英國打亂了隊形、從德國到南韓的其他國家也爭相加入之後,美國的企圖最終淪爲笑柄。

您已閱讀8%(493字),剩餘92%(56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