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香港

自由香港的不自由經濟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香港規制政策簡單、對經濟較少干預,但在土地政策等關鍵行業的嚴格管制下,構成了一種最差的自由,意味著放任地產商濫用市場地位,擠壓中小企業,加劇壟斷。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將於兩會期間與中央商討適當收緊自由行政策,控制內地旅客成長。在此之前,因不滿大陸水貨客影響香港民生,數百香港市民發起「光復屯門」的遊行活動,期間與大陸游客對罵,並演變成警民衝突。

陸港(指內地與香港,以下同)兩地在「自由行」對香港的影響上的看法,也出現較大的分歧。內地有人認爲,自由行是香港在2003年以來經濟繁榮的重要助力,沒有自由行,香港的經濟成長、就業、居民收入都會有很大的滑落。而香港則有觀點反駁,自由行可能對經濟成長有貢獻,但對普通居民的收入成長是微乎其微,對正常生活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

本文不想就陸港衝突、自由行的利弊等具體問題展開討論,而是想談一談香港的經濟結構,這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上述問題。

您已閱讀5%(322字),剩餘95%(57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