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搶紅包」無疑是中國人的熱衷的一個節目,其影響範圍實際比中國內地更廣,所有WeChat、微網誌、手機QQ和支付寶用戶,理論上都有參加搶紅包的可能。據稱,僅WeChat用戶就已覆蓋了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中國移動網路的四大超級入口(WeChat、微網誌、手機QQ和支付寶錢包)公佈的紅包數據,在除夕當天,WeChat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點峯值,每分鐘有165萬個紅包被拆開。手機QQ方面則表示,除夕當天,QQ紅包收發總量6.37億個,搶紅包人數1.54億。支付寶方面的數據也相當可觀,在除夕當天,有6.83億人參與了紅包遊戲,支付寶紅包收發總量超過2.4億個,總金額40億元。微網誌方面則有1541萬微網誌網友分享了由央視春晚及39位明星與商家送出的1.01億個紅包。
基於移動互聯平臺的這些最新變化,對商業銀行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身爲監管者的中國央行和銀監會來說,這又意味著什麼?它會帶來什麼樣的業態變化和市場空間?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潛在風險?
您已閱讀22%(424字),剩餘78%(1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