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日本「侘寂」美學受追捧

日本設計在歐洲一直受到仰慕。日本「侘寂」美學對材料的尊重,對功能的重視和謙遜的姿態令歐洲人著迷。歐洲設計師開始從日本設計中找靈感。

「注意要謙虛謹慎、做你與生俱來的自己、沒有傲慢自大的餘地,」柳宗悅(Soetsu Yanagi)在1920年代日本民間工藝運動期間出版的《未知的工匠》(The Unknown Craftsman)著作裏寫到。根據柳宗悅的說法,工匠應當隱姓埋名,產品應當手工製造、物美價廉且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設計師的標記往往是一件物品最受喜愛的特徵;在這樣一個時代,可以令人振奮地發現日本設計的特點--匿名性和高質量--現在,它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新的青睞。

日本設計長久以來一直都在歐洲受到仰慕。最近一陣的開店熱潮和設計合作則顯示了對傳統制作、耐用物品越來越多的渴望。

「新一代從東京和京都來的日本設計師紛紛迴歸到從前傳統制造方式,」薩姆•海奇特(Sam Hecht)說道。他在倫敦與人共同成立了名爲工業設施(Industrial Facility)的設計室,該公司從2002年開始爲日本生活品商店無印良品(Muji)做設計。

您已閱讀21%(406字),剩餘79%(15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