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FT社評:日本不能重拾孤立主義

日本人質被害事件具有特殊意義,但這不應破壞安倍擬議的憲法修改。日本可以在不會根本改變其消極軍事角色的情況下,取消某些限制。

兩名日本公民被「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殺害是這一武裝組織殘忍和蔑視人類尊嚴的最新例子。然而,由於它對日本的影響,這起事件也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日本正努力擺脫和平主義的過去,在全球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自兩年前上臺以來,持保守主義立場的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尋求讓日本採取一種更爲積極的防禦姿態,尤其是面對日益強硬的中國的時候。它希望修改禁止日本在其盟友遭受攻擊時出兵幫助的憲法解釋。更寬泛地來說,他希望結束日本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外交中立的原則。

兩名被殺害的日本人質一個是記者後藤健二(Kenji Goto),另一個是湯川遙菜(Haruna Yukawa)。他們的遇害讓日本公衆感到震驚,並引發了各種不同的反應。一些人認爲該事件表明日本在面對恐怖威脅時有必要更明確地保護自身。其他人則認爲這表明日本必須避免捲入海外行動,他們辯稱,日本政府應該保持其孤立主義傾向。

您已閱讀44%(392字),剩餘56%(4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