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A股暴跌凸顯股市泡沫化趨向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洪灝:A股早已透支預期,證監會公告只是導火索。目前股票收益率與十年國債收益率間的變化,顯示A股正逐步泡沫化,持有股票的邊際效應遞減。

中國股市是全球投資市場裏的一朵奇葩。自去年11月中國央行降准以來,它就個性凸顯,走出了一波我行我素的行情:外圍市場暴跌、A股暴漲;小盤股暴跌、大盤股暴漲;油價歷史性暴跌、中石油暴漲;價值數億元的扇貝存貨丟失、獐子島卻還可以漲。A股這種有錢任性的底氣讓人著實摸不著頭腦,直到本週一,由於中國證監會查處兩融違規交易,A股方纔出現了報復性的、六年半以來單日最大幅度的暴跌。很多投資者急切地想要知道,現在是否是摸底的好時機。本文中我不再追溯「1•19」暴跌的原因。說實話,A股早已透支預期,而證監會的公告只是導火索。

要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從歷史經驗來回溯並推斷暴跌後未來市場可能的運行路徑。當然,這種方法的隱含假設是歷史將週而復始地重演。我收集了A股歷史上歷次7%以上的43次單天暴跌(如圖1),從它可以看出,歷次暴跌前都有一輪不小的漲幅,而暴跌之後市場運行的平均路徑仍然顯示是重心朝下的。如是,儘管暴跌後市場有可能出現短暫的技術性的修復,但是其修復並不具有可持續性,並且也沒有大幅的反彈,除了1998年和2007年。因此,短期風險仍然大於機會。

您已閱讀28%(470字),剩餘72%(12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