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報告可能會使用一些令人興奮的辭彙,比如用「暴跌」、「飆升」或「跳水」等詞來描述單調的市場波動。但要描述昨日瑞士法郎的走勢,恐怕得用比「誇張」更誇張的詞。在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宣佈放棄瑞士法郎兌歐元匯率上限後的幾分鐘之內,瑞郎匯率飆升了39%。在記者寫稿時,瑞郎匯率已經企穩,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高出15%。在職的外匯交易員肯定沒有幾位看到過這樣的情景。
乍看上去,更加引人注目的是,這種事情竟然發生在一個因穩定而備受投資者珍視的幣種身上。不過,成爲全球資本流動的避風港是問題的一部分。在經濟動盪時期,資金流入瑞士。這造成瑞郎匯率上漲,進而損害出口並導致令經濟失去活力的通縮。2011年,瑞士央行出臺了1歐元兌1.20瑞郎的匯率上限,以阻止瑞郎匯率在主權債務危機期間上漲。
與阻止貨幣貶值相比,阻止貨幣升值應該容易一些,因為後者可動用的彈藥理論上講是無窮無盡的。在市場得到滿足前,試圖支撐本幣匯率的央行可能會耗盡外匯儲備。而那些旨在壓低本幣匯率的央行,卻擁有印鈔機這種終極武器。有了無窮的彈藥,央行就能承諾需要買入多少外幣就買入多少,而且別人也會相信這種承諾。
您已閱讀39%(493字),剩餘61%(7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