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財富基金

效仿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模式

FT專欄作家邰蒂:10年前,西方政治家對主權財富基金疑慮重重,這一點並不奇怪。如今,他們卻有意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爲基礎設施融資。

10年前,「主權財富基金」這個詞讓歐美一些政治人士膽戰心驚。這一點也不奇怪。當時,或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這些實體大多來自亞洲和中東,令人遺憾的是,它們不透明。以至於在西方,它們被普遍視爲金融界裏的詹姆士•邦德(James Bond)電影反派角色:神祕莫測、威力無窮而且可能相當邪惡。

如今,時過境遷。當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近日公佈秋季預算報告(Autumn Statement)時,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主權財富基金」這個詞——不是爲了批評,而是要效仿:他計劃成立英國首隻主權財富基金,用於將未來英格蘭北部頁岩氣開發獲得的資金導入基礎設施建設中。

目前,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爭取選票的噱頭,而非實質計劃。在英國,頁岩氣開發幾乎還未開始。但此舉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原因有三。

您已閱讀22%(352字),剩餘78%(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