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通過創新走出長期經濟成長放緩的困境?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雷小山(Shaun Rein)相信可以。在他的新書《山寨中國的終結:亞洲創造力、創新力和個人主義的崛起》(The End of Copycat China – The Rise of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Individualism in Asia)中,雷小山認爲,中國如今將開啓創新之路,因爲它不得不如此,而過去之所以沒這麼做,也僅僅是因爲還不需要。這是種有趣的理論,但他說得對嗎?
雷小山先是反駁了中國政治體制或文化限制其創新能力的普遍看法。他稱,中國企業沒有創造力,並非因爲中國是共產黨領導、個人自由有限的國家。他表示,像學者普諾斯•莫杜庫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 2012年在《福布斯》(Forbes)上的主張一樣,認爲中國無法創新只是因爲一些人眼中的「尊孔」,也是不對的。對雷小山來說,如此說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錯誤的,因爲哪怕在孔子影響最盛之時,這個國家也出現了偉大的創新,比如「火藥、多級火箭和指南針」。
之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最近幾十年中釋放出的創新力不足而模仿有餘,真正的原因僅僅是這種方式最適合該國直至今日的經濟狀況。
您已閱讀31%(551字),剩餘69%(12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