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國媒體上沸沸揚揚地在討論幾所知名大學的教授相繼爆出的諸多醜聞,中國教授的整體形象一下子從高級知識分子的神壇跌落。
我自己是在中國大學接受本科四年教育,在美國大學繼續研究生和博士的教育。在我看來,人多持有善意,卻也會有一念之差的惡行,並不能因爲某些教授的行爲而對整個大學教育者羣體進行否認。以我個人經歷,僅就中美的文科教育來看,中西方的高等教育都保留了「去僞存真」的一面,而中國更注重師道傳承,美國則更加容納學生的個體獨立自由和學術精神的發展。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復旦大學俞吾金老師去世的訊息,心裏咯噔了一下。手邊是正在讀的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我聽過俞老師的哲學導論,而後考試選擇的題目也正好是討論黑格爾的歷史向度。距今八年,稚子都已成人。在我印象中,俞吾金老師,年紀並不算大, 他說話的語調偏低,走路步子邁得極輕。他講課方式實很普通,很少激動,很多地方一筆帶過。他講述邏輯學的時候,很讓人想到艾莉絲門羅的小說,上面密密縫縫地鋪好了暗釦,底下卻一針見血。他對教學真是一絲不苟,講課中表情時而沉鬱,竟是印證杜甫「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了。
您已閱讀21%(475字),剩餘79%(17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