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

油價暴跌對世界經濟利大於弊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油價未來走勢存在衆多不確定性,但從其反映出供應強勁而非需求下降這個方面來說,低油價有助於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油價下跌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答案取決於油價爲何下跌,以及下跌可能持續多久。但總的來說,它應該是有益的,儘管也有一些不利之處。特別重要的或許是它對石油淨出口國的影響。容易受影響的石油生產國包括人們將會非常希望看到削弱的政權,尤其是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領導下的俄羅斯。但即便在這一點上,光明中也總有一絲黑暗。正如莫斯科蓋達爾經濟政策研究所(Gaida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的基里爾•羅格夫(Kirill Rogov)所指出的那樣,油價下跌可能加快普丁的復仇主義。

從6月末到本月初,原油價格下跌了38%。這個跌幅很大。但從1985年春季到1986年夏季,油價的跌幅更大。上世紀80年代初期到中期油價的劇烈下跌——並非巧合的是,這發生在蘇聯解體之前——是兩件事造成的:上世紀70年代兩場「石油危機」引起消費和生產的能源密集度下降,以及墨西哥和英國等非歐佩克(OPEC)國家石油產量大幅增加(見圖表)。

您已閱讀23%(432字),剩餘77%(14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