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法治

在華外企如何應對中國反腐風暴?

優異資源集團坎貝兒、霍夫曼:隨著中國反腐敗監管繼續收緊,依舊想留在中國市場的外企,不僅需要加強內部治理並修訂市場進入方案,還應大大加強政治敏銳性。

「無論是改革還是反腐,都必須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此說道。

隨著10月份一次中共高級別會議閉幕,習近平領導的「法治」運動的意義已變得相當明晰。他試圖通過4個新成立的、由他擔任組長的中央領導小組,來重組中共的政治權力和決策框架,而法治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些小組爲他落實其「頂層設計」和控制整個黨的政治以及國家的經濟改革進程提供了機制。事實上,在重大決策過程和政策制定過程中,黨和國家扮演的角色之間已不再有真正的區別。這主要是因爲習近平如今兼任了所有關鍵中央領導小組的組長,這些小組分別掌管國家安全、全面深化改革、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以及財經等事務。

我們認爲,從現在起直至2017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大,習近平的首要目標都是建立一個有毛澤東思想特色的、強烈重商和高度集中的中共領導集體。因此,他當前重點要考慮的毫無疑問是國內的政治問題,如繼續鞏固自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內的權力基礎。要實現這些抱負,最關鍵的因素是人脈。他的工作重點將主要放在挑選和預先安置自己的團隊(這個團隊將由他的忠實朋友及盟友組成)上,以便在下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上讓這個團隊取代胡溫時代留下來的、大多名譽掃地的中共政治精英。

您已閱讀22%(507字),剩餘78%(17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