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專欄之時,我也帶著個做測試的心理,看看FT中文網的編輯,能否接受「SB」這個詞出現在我的專欄裏。過去兩天,圍繞北京馬拉松賽事,圍繞參加北馬的人,「SB」的說法滿天飛。
我沒有去到北馬現場,哪怕平時我也跑步。只是我一直將跑步視爲非常個人的喜好,自己跑步,自己享受過程中孤獨的快樂,似乎不需要通過聚衆的馬拉松來分享。但我也一向都能理解參加馬拉松的跑友,征服和挑戰自己,同樣是難以言傳的人生樂事。
北馬這一天,我連門都不想出,因爲北京空氣汙染太嚴重。那篇《你是那個跑了北馬的SB嗎?》在社群媒體上出現後,我粗略瀏覽,覺得其中對重度霧霾之中長時間跑步的健康危害的描述,有些道理。只是這篇頗有標題黨之感的文章,最後的結論卻有些簡單粗暴:「今天跑了北馬的SB們,你們是否知道自己在被人當槍使。賽事主辦方賺得盆滿鉢滿卻不管不顧你們的健康……」同時多處質問:「我很想問問這位鍾峪:你跑馬拉松到底是爲了什麼?是爲了讓自己身體更健康還是爲了早登極樂?以後你還這樣跑嗎?同樣的問題,我也想問問今天那些跑北馬的SB們……”
您已閱讀39%(450字),剩餘61%(7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