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市場就美聯準是否提早加息的話題爭論不休。回過頭想想,最近一輪美股下跌可能就是由美聯準停止買債導致的。因爲大家都認爲,既然自2008年至今的全球股市上漲,是由各類量化寬鬆措施所帶來的資金驅動的,一旦停止印鈔,那麼最近兩週全球金融市場重挫,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市場一直寄望於歐洲和日本出臺類似美式量化寬鬆措施接力。目前歐洲正處於通縮邊緣,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也已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在歐元區推出更多寬鬆措施,但是要想推出「全美式」量化寬鬆(無限量寬),德國央行這關恐難通過。
回顧歷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其實亦是瘋狂印鈔引發超級通膨所致。歐洲央行如果實施最高級版的量化寬鬆,肯定會令德國人擔心的徹夜失眠。常理判斷,歐央行印鈔和德國央行印鈔,對相關地區通膨的刺激作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二戰時,德國經濟體還遠不如現在國際化,德國馬克的全球流動性很低,任何印鈔行動的通膨效應都困在本國內,那種百物騰貴的壓力,自然非同凡響。但時至今日,德國馬克業已消失,歐元除了成爲28個國家和地區唯一認可流通貨幣外,也已經擁有不俗的國際流通性。
您已閱讀23%(467字),剩餘77%(15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