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8年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實際內需下降了5%。自2008年以來,歐元區失業率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在截止2014年7月的一年裏,歐元區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0.4%。人們可以從這些明顯的事實推斷出3個簡單的結論:歐元區經濟不景氣;需求不足是關鍵因素;歐洲央行(ECB)未能完成其穩定價格的目標。這不僅令人遺憾,而且還很危險。如果經濟表現沒有改善的話,認爲物價能夠保持穩定是愚蠢的。
解決這些挑戰的一個必要(儘管並非充分)條件是要理解它們。就這一點而言,一位對這些問題表現出深刻理解的歐元區資深政策制定者——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今年的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研討會上發表了重要的言論。他所提到的兩點尤其值得強調。第一,德拉吉表示,「我們需要從經濟的兩方面採取行動:總需求政策必須伴隨著各國的結構性政策」。第二,他做出了一項新承諾:他在脫稿演講中說道,歐洲央行「將動用一切可用工具以確保中期物價穩定」。
「天使合唱團」必定對歐元區存在需求問題的說法議論紛紛。迄今爲止,歐元區的正統觀點是不能提及這樣的事實。同樣重要的或許是關於採取行動的承諾。它讓我們想起2012年7月德拉吉在倫敦說的那句著名的「不惜任何代價」。在那之後,歐洲央行宣佈了「直接貨幣交易」(OMT)計劃,從而在不費一槍一彈的情況下消除了無處不在的恐慌。令人驚奇的是,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從2012年8月初的6.3%和7.0%,下降至本月初的2.3%和2.1%,比英國國債的收益率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