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低成本」火星探測意義非凡

印度作家達斯:印度科學家把衛星送入火星軌道,而項目預算尚不及一部寶萊塢大片。這筆錢花得值,它提振了印度國民信心,價值不可估量。

上週,印度將一枚衛星送入火星軌道。印度這次太空任務成本之低,執行之靈活,均讓世界震驚。在完成任務的3年中,印度僅花費7400萬美元,這大約只是美國最近一次(同樣成功的)火星任務的九分之一,且美國的任務耗時6年。印度航天機構第一次嘗試抵達這顆紅色行星就成功了,而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在內的其它大國首次嘗試相關技術卻沒有成功。

要到達火星,「曼加里安」號(Mangalyaan,在印地語中意爲「火星船」)首先要執行一個複雜的彈射軌跡,圍繞地球飛行幾次,藉助地球的重力場獲得足夠的速度。到達預定位置後,其休眠的系統和發動機被喚醒,衛星在火星的暗面依靠電池運行,執行精密編程的遠距動作。不僅僅是極爲低廉的預算,而且傳送回來的照片質量也讓全世界的科學家興奮不已。

許多人認爲,印度還不如將這筆錢用在供應乾淨的水和廁所上,在很多地方,這個國家依然是極度貧窮的,他們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認爲在太空研究上支出只是富國的愛好,他們就認識不到,建設國家需要像這次太空任務那樣的偉大成就,由其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投身理論和應用科學事業。在培養能極大地造福國家的人才方面,這種鼓舞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您已閱讀32%(492字),剩餘68%(10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