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普選」之爭、佔領中環、白皮書等舉動,近期大陸和香港關係變得越加敏感與緊張,不少文章言辭激烈,甚至將兩岸關係放到了對立層面。對此,筆者認爲,媒體渲染香港與大陸對立並不妥當。作爲在香港生活7年的人,我親眼目睹了香港與大陸相互交織的「愛與憂」,深感在這場爭論中不同階層訴求有異,也各有苦衷,應以更加包容的心態看待差異,尋找共贏的發展路徑。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香港人而言,對於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心態可謂既依賴又敬畏。這種複雜的情感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來自於香港經濟已經高度依附於內地,併爲香港創造了非常低的失業率水準。今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內地經濟增速的下滑,香港難以獨善其身。一季度香港GDP同比從去年四季度的2.9%下滑至2.6%,二季度進一步下滑至1.8%,環比從去年四季度的0.9%下降到一季度0.3%,二季度甚至是-0.1%的負成長。相對而言,當前香港勞動力狀況仍然較好,8月失業率爲3.5%,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
另一方面,伴隨著大陸購買需求對香港經濟的帶動,相當一部分產品需求超出供給,大幅推高了價格,部分商品被迫限購,如奶粉、醫療服務。香港房價遠高出當地居民的收入水準,中低收入羣體的生存空間受到了空前擠壓。
您已閱讀21%(508字),剩餘79%(18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