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全球化4.0與中國改革錦標賽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達佛斯資訊顯示全球經濟成長乏力,退出非常態貨幣政策的陰影揮之不去;中國宏觀經濟邏輯可總結爲:舊秩序、大危機、新常態、求改革、升引擎。

從2014夏季達佛斯傳來最新資訊顯示,全球經濟形勢判斷依舊是實體經濟成長乏力,同時退出非常態貨幣政策的陰影又揮之不去。目前大家還對貨幣幻覺有著毒癮般的依賴,無論是脫離全球化舊時代,還是進入穩定的新常態都需要時間和耐心,這一過渡過程必然伴隨著大量的下行風險、權力真空和地緣衝擊。

全球化的新階段,不僅需要中國和新興經濟體的格外努力,更需要二者同心協力建立新的循環結構以補充原來的G2或者準G2結構。同時,中國的鏡像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不僅要積極調整對外交往的利益模式和理念,也需要在中國內部全面揚棄傳統的GDP錦標賽。正如中國總理李克強在達佛斯表示靠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中國應該以可持續的常態成長全面回應全球化的4.0時代。

回顧過去三年的觀察(筆者相關係列報告名字分別爲2012升引擎、變邏輯、再佈局;2013新常態、求改革、尋找隱形冠軍;2014改革錦標賽),再結合對中國模式、全球化和金融危機的認識,筆者將中國宏觀經濟這十來年(2002-2014)的關鍵邏輯結構總結爲以下幾點:舊秩序、大危機、新常態、求改革、升引擎,這應該就是理解和預測中國宏觀經濟演進趨勢的基本邏輯。

您已閱讀8%(486字),剩餘92%(53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