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教育

莫讓中國社會因教育差異割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中高收入家庭青睞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而低收入者的子女只能接受國內應試教育,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的差異,將在未來發生激烈碰撞。

中國教育分化將導致未來社會分割,彌補裂痕的惟一辦法,是讓優勢教育資源互通有無。但僵化的教育體制把問題留給了未來,一旦現在的大學生與中學生成爲社會中堅力量,在國內外接受的不同教育,將把中國撕裂成兩個大陸。

中國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優秀師資少還是小事,在考試逼迫下學生慘遭填鴨教育,一些案例也顯示教師有心理疾患者不少。最近的兩個案例是,大學不僅缺乏活躍的思想而且僵化頑固。9月1日,三所著名大學集體表忠,這些大學樂於當傳聲筒,而一些大學的某些教授把現行制度吹得舉世無雙,其厚顏程度直追吹捧「麝蘭之屁」的無恥文人,通常這些人的子女毫無例外在海外留學,甚至有的定居海外。

父母追求教育價值最大化,作爲孩子未來的投資者,他們最理性,留學作爲吸納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手段,成爲父母的優先選擇。據筆者所見,近年來留學已經不再是奢侈品,而成爲中上收入階層的普遍選擇,身邊朋友的孩子幾乎都在高中或者大學階段就出國留學,不留學反而成爲特例。自費留學佔據90%以上,子女教育成爲父母最大的風險投資。

您已閱讀18%(434字),剩餘82%(19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