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對澳議員辱華言論的冷思考

澳洲紐卡索大學譚浩:澳礦業大亨的辱華言論引發的風波,實則提供了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案例,中企在海外遭詬病甚至不被尊重的狀況要改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政府欠了我5億澳元。我們正在起訴他們,…… 我們現在和這些中國雜種有三樁法律糾紛 -- 我這麼說因爲他們是共產黨,他們射殺自己的人民,他們沒有司法體系,他們想要控制這個國家(澳洲)。……中國政府想要輸入勞工來摧毀我們的工資體系,他們還要控制我們的港口和免費獲取我們的資源。……我不介意挺身而出阻止這些中國混蛋。」 面對主持人對他挪用中國合作方資金用於政黨競選指控的節節追問,澳洲礦業大亨克萊夫•龐馬(Clive Palmer) 在8月18日澳洲電視臺的時事論辯直播節目中爆起了粗口。

不出預料,這番「辱華」言論激起了包括環球時報評論員在內的很多中國媒體和民衆的憤怒。按照環球時報評論員的觀點,龐馬的表現是「澳社會對華態度變壞的標誌」,對此中國需要對龐馬乃至澳洲考慮經濟上的制裁和政治上的疏遠。

龐馬的言論當然反映了這位2012年位居澳洲富人榜第五位的商人兼新晉衆議員的粗鄙。諷刺的是,就在不久前,龐馬還是一個不遺餘力的「挺中派」。

您已閱讀17%(423字),剩餘83%(21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