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FT社評:中國應力保樓市軟著陸

中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成敗將見分曉的關鍵時期,任何形式的崩盤都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值得憂慮的是,人們正對政府遏制市場低迷蔓延的能力失去信心。

中國搖搖欲墜的房地產市場對全球經濟構成最大威脅之一。建築和房地產行業不僅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高達13%,它們還構成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世界各地大宗商品出口國的指路明燈)的主幹。因此,有關房地產市場活動疲弱的訊息本身就令人擔憂。更令人不安的是,人們對北京方面阻止低迷失控、進而發生崩盤的能力開始失去信心。

一連串訊息都描繪出黯淡的局面。7月份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調查覆蓋的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出現月度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4個,這個比例是自2005年開始記錄以來最高的。開發者正在收縮新的投資,7月售出的樓面面積同比重挫16.3%,跌幅比6月大幅加大。

按照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常駐香港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的說法,這些不斷加深的疲弱跡象意味著,未來六個月可能是中國房地產成敗見分曉的關鍵期。他和其他一些分析師預計,北京方面將試圖阻止崩盤,但有人懷疑此類干預的有效性。主要的問題是,正受到存款流失和手續費收入減少(因爲它們的影子金融活動受到限制)擠壓的銀行,沒有那麼大的胃口向房地產和其它受產能過剩和成長放緩困擾的行業放貸。

您已閱讀39%(483字),剩餘61%(7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