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金融業

中國金融業改革的本質是市場化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金融業的蝴蝶效應要釋放,需要政策鬆綁,需要門檻降低,也需要真正的開放,以此迎來市場化改革的新氣象。

蝴蝶效應原意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在中國金融業,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就正在通過蝴蝶效應引發一場行業變革。

雖然近期由於收益率下滑,以餘額寶爲首的貨幣基金增速正在放緩,但是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公佈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2013年年報,在2013年基金累計申購量中,基金直銷管道的銷售總量首次超過傳統的基金銷售管道老大銀行管道,這無疑得益於網路貨幣基金產品的迅速崛起。面對寶寶們咄咄逼人的態勢,尤其是活期存款流失的加速,傳統商業銀行也以增加理財產品投放、限制快捷支付額度、協議存款回購等方式作出回應,但不可否認的是寶寶們的橫空出世還是讓傳統商業銀行驚出一身冷汗,主動變革的時機不期而至。

除了網路貨幣基金,眼下P2P、衆籌這些網路融資平臺也正方興未艾,在監管層強調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背景下頑強地尋找生存空間。身在變革時代,金融業的蝴蝶效應已經隱現,風起於青萍之末,順勢而爲的前仆後繼者正在通過不斷的試錯在網路金融領域開疆拓土。就像十幾年前絕大多數人不曾料想網路會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中佔據如此顯要的位置,今天那些在網路金融領域創新的先行者更是在對賭明天中國的金融業會有其一席之地。

您已閱讀32%(520字),剩餘68%(10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