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比起美國,歐盟(EU)各國政府因爲擔心惹惱俄羅斯這個重要的鄰國,在對俄製裁方面態度勉強得多。馬航(Malaysia Airlines) MH17航班被擊落後,歐盟定於今日召開外長會議,屆時他們需要問一問,歐盟的緘默招致了什麼結果。
由於擔心俄羅斯的反應危及歐盟的能源和商貿利益,歐盟一直無法對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的侵略行徑做出有力的回應。德國和義大利依賴俄羅斯供應石油和天然氣,並不希望油氣供給被切斷。法國簽署了出售法國「西北風」(Mistral)戰艦給俄羅斯海軍的合同,並不願意失去這份價值12億歐元的大單。英國則擔心抵制俄羅斯給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帶來不良影響。
馬航MH17航班的悲劇,必須促使歐洲的領袖們在制裁方面採取更強硬的手段,即使這可能會讓歐盟的企業付出代價。在最近幾個星期,歐盟給人的印象是,它對普丁入侵烏克蘭一事視而不見,甚至考慮將義大利的親俄外長任命爲歐盟的首席外交官(即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是負責歐盟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譯者注)。在令逾200名歐洲人遇難的災難發生之後,歐盟不能再繼續無動於衷了。
您已閱讀40%(501字),剩餘60%(7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