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今日中東亂局的真正禍首

FT中東事務編輯哈拉夫:Isis建立一個超越國境的伊斯蘭國家的野心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同。將當今中東亂局與殖民時期劃界問題掛鉤掩蓋了問題的實質。

今年6月,「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北部發起大規模進攻時,推平了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上的一道土壘。這個聖戰組織隨即發佈了一條推特(Twitter),聲稱他們「粉碎了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這一噱頭產生了奇妙的效應,重新引發了一場圍繞1916年英法祕密協定的辯論。「賽克斯-皮科協定」瓜分了崩潰的鄂圖曼帝國,將其阿拉伯領土分裂成多個國家。

有些人說「賽克斯-皮科協定」已死,另一些人卻說該協定是當今中東亂局的根源。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行將分崩離析之際,將話題扯到根據「賽克斯-皮科協定」人爲劃分的邊界便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它爲當前非同尋常的教派混亂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釋,也會讓兩個阿拉伯國家分裂的理由少一些爭議性。如果因爲殖民列強的失策,將不同種族、不同教派的團體人爲集中到一起,而造成人們彼此廝殺的現象,那麼分開豈不是更好?

引起人們對「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注意也方便掩蓋近年的外來干涉,特別是2003年美國領導的入侵伊拉克行動。這場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Ba'athist)政權,並引發了該國的教派鬥爭。它暗示伊拉克亂局不是10年前的錯誤造成的,而是早在小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以前,就有人鑄成這一大錯。

您已閱讀30%(554字),剩餘70%(13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