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業

金融監管需要靈活

英國央行副行長塔克:金融是一個業務形態不斷變化的行業。複雜的監管規則難免存在漏洞,有可能反而給鑽空子的行爲披上合法外衣。

負責監管金融市場的機構,可以說是制定詳盡規則手冊的大師。幾十年來,他們將此視爲自己的主要工作,而且理由充分:企業更喜歡清晰的規則;立法者希望避免將自由裁量權交給非經選舉產生的監管機構;而公衆理所當然地希望知道企業被要求遵守的標準是怎樣的。

但這裏存在一個不幸的反面。對監管套利來說,詳盡的規則手冊堪稱命脈。金融是一個業務形態不斷變化的行業。複雜的監管規則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此類規則有可能反而給鑽空子的行爲披上合法外衣。而當經營活動拓展到受監管的行業以外時,僵化的規則就毫無用處。

這一點非常重要。隨著銀行監管再次變得更加嚴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結構以及所持資產類型受到了更多限制——銀行業的一些實質問題將不可避免地在其他地方再度冒頭。這意味著收緊銀行業監管規則不足以防備所謂「影子銀行」體系中的過量流動性風險和高槓杆,這些影子銀行的問題正不斷發酵,可能釀成未來的又一場危機。這是從美國在2007至2009年金融危機的經歷得出的慘痛教訓,當時各類影子銀行成堆倒閉,將恐慌和痛苦通過全球經貿聯繫蔓延開來。

您已閱讀26%(449字),剩餘74%(12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