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

分析:中國緣何否決組建航運聯盟?

中國否決組建歐洲航運聯盟的計劃,釋放出強烈信號,即中國政府將毫不猶豫地封殺那些有損於本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交易。

中國政府否決了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 Møller-Maersk)組建龐大歐洲航運聯盟的計劃,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國政府將毫不猶豫地封殺那些勢必有損於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交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是中國商務部有史以來頭一次否決一樁沒有中國企業參與的交易。在去年的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併購案中,中國政府堅持要求併購雙方修改一些交易條款;2009年可口可樂(Coca-Cola)提出收購一家中國果汁公司也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否決。2010年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擬議的合併,在中國政府還未來得及介入時就夭折了。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Hong Kong Shippers Council)主席林宣武(Willy Lin)表示:「我們有點擔心,不知道北京方面會不會真的否決。中國的反壟斷法賦予政府交易審查權。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向世人宣告存在這項法律、並且他們將執行這項法律。」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先前就敦促中國政府,否決馬士基與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和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組成「P3網路」的計劃。

您已閱讀33%(522字),剩餘67%(10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