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25年的陰影

學運失敗後的25年間,創傷、憤怒和負罪感一直伴隨著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領袖。今天,他們有的仍在堅持最初的理想,有的則在宗教或物質成功中尋求慰藉。

1989年6月3日晚至4日凌晨發生在北京的那場屠殺,導致幾百人、或許幾千人喪生。至今,它仍然是中國當代史上最重要、最慘痛的事件。

就在人民軍隊將槍口轉向人民那一刻,共產黨的合法性被動搖,中國進入了資本主義式改革迅速推進的時代。

繼這次事件之後,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垮臺,重整後的中國教育體制更加側重民族主義的灌輸,共產黨與其領導的民衆訂立了新的契約,即允許致富、但政治免談。

您已閱讀4%(183字),剩餘96%(48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