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資本主義

皮凱蒂錯在哪裏?

F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皮凱蒂在合適的時間提出合適的問題,但數據、理論抑或出路,他可能都犯了些錯誤。比起財富的不平等,權利的不平等更爲普遍隱蔽。

在合適的時間提出合適的問題,幾乎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呢?

對於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Piketty)來說,伴隨著其新著《21世紀的資本》(CapitalintheTwenty-FirstCentury)全球走紅,他已經成功引發了人們對於不平等的關注,FT中文網也陸續邀請意見領袖,推出專題討論。問題在於,無論數據還是理論定義抑或出路,皮凱蒂可能都犯了些錯誤。

從先看數據,通過數據證明財富不平等在美國和歐洲都呈上升趨勢是皮凱蒂有別同類型讀物的一大特點。然而,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發現其數據工作存在一些錯誤以及選擇,從而削弱了他的結論,尤其是收入最高的1%人口財富佔比並非不斷上升,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英國《金融時報》經濟編輯克里斯•賈爾斯的文章《質疑皮凱蒂的理由》

您已閱讀14%(342字),剩餘86%(21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