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亞馬遜

出版商應靠擴張抵禦亞馬遜

FT專欄作家加普:亞馬遜像一臺冷酷的機器,爲削減價格,將所有利潤擠壓到接近於零的水準。根據美國法律,出版商的出路是自己成長爲巨擘,同業聯盟應到此爲止。

「低效」與亞馬遜(Amazon)通常沾不上邊,但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這家公司現在卻表現得像一家組織混亂、庫存控制不力的小書店。「你想買那本書是嗎?不好意思,庫存沒貨。我們可以爲您預訂一本,但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送到。要不買本別的書吧?」

這當然是騙人。亞馬遜告訴美國顧客,羅伯特•加爾佈雷思(Robert Galbraith,J•K•羅琳(JK Rowling)的筆名)的小說新作《蠶》(The Silkworm)「目前無貨」,說的不是實話。亞馬遜的真實意思是,它不會預售該書,因爲這本書由Hachette出版,而亞馬遜正在試圖迫使該出版社提供折扣。

出版商們自從去年在美國和歐洲輸掉一樁反壟斷官司以來,便對這種場景憂心忡忡。「它們擔心,如果亞馬遜繼續壟斷電子書的銷售,它將開始要求降低批發價格,」美國地區法官丹尼絲•科特(Denise Cote)寫道。她裁定,出版商與蘋果(Apple)合謀提高蘋果商店裏的電子書價格。

您已閱讀19%(415字),剩餘81%(17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