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一詞已將恐懼注入西方工人和政界人士心中。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膨脹——根據不久前發佈的數據,要不了多久中國的經濟規模就會超過美國——中國的工廠以低廉的成本對西方對手造成了衝擊,導致西方製造業崗位外流。然而,西方決策者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種種小器具,還有萬維網(Worldwide Web)。這是因爲,要理解爲什麼眼下有關不平等的爭論會在盎格魯撒克遜的政治世界如此盛行,爲什麼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關於該話題的新書《21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會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十分重要的一點是要認識到,全球化的面貌正在發生微妙但重要的變化。
最明顯的一點是,網路正在令跨國業務發生改變。這種數位化進程一方面雖然創造了新機遇(原本印刷文化衫的孟買企業家如今可以設計出自己的款式並銷往全球),另一方面卻也有可能產生新型的贏家和輸家(部分西方設計師可能會發現,印度同行以更低廉的價格對自己造成了衝擊)。不平等問題因此引發了關注。
要理解這一點,可以看看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簡稱MGI)剛剛發佈的一份有關數字時代經濟流動的報告。該報告估計,過去20年裏跨境經濟流動規模成長了4倍,從1990年的一年約5兆美元,成長到2012年的26兆美元,最後這個數字相當於全球GDP的36%。
您已閱讀39%(623字),剩餘61%(9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