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成長中樞下移和波動收斂的背景下,淡化經濟成長逐漸成爲共識。因此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兩會」提出7.5%的彈性成長目標,彈性的下限就是「比較充分的就業」。正確認識就業底線,有助於理解政策邏輯及可能的政策轉向。在筆者看來,當前的認識還不夠深入。
認識盲區
近年來,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就業目標是,全年新增就業900萬,2014年這一目標增加到1000萬。就業目標如何確定?我們判斷其依據可能有二:一是失業人數,2003年以來中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爲800-900萬,峯值爲926萬,政府努力解決登記失業的就業問題,義不容辭;第二個依據是新增就業供給,中國每年畢業大學畢業生總規模爲600-700萬,加上一定數量的農民工進城,需要創造一定規模的崗位需求以避免產生新的失業。
您已閱讀11%(342字),剩餘89%(26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