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國在危機時刻的環境治理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山姆•吉爾、伊莎貝兒•希爾頓:中國勢力龐大的利益集團對公衆力量的限制,阻礙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轉型。

「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是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兩大口號。然而,隱藏在這些光鮮口號背後的卻是一個複雜、危險、不斷惡化的問題。中國的環境治理和氣候治理正處在危急關頭:國家正努力地向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型。對於一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而言,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在民衆參與環境保護這個問題上,中國的政治結構和勢力龐大的利益集團採取的方式卻是限制而非利用,這讓改革難上加難。

從最新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就可以看出,要想建設一個「美麗中國」絕非易事:據環境保護部最近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目前有五分之一的土地遭到汙染。而國土資源部的資料顯示,全國近60%的地下水汙染嚴重或極爲嚴重。中國西北地區蘭州市政府最近承認,某石化企業發生的原油洩露使當地的飲用水受到了汙染,然而關於報告程式及有關方面是否一直在掩蓋問題仍然存在諸多疑問。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這些可怕的評估並不意外。政府官員也承認,汙染問題有可能已經成爲影響中國社會穩定的頭號因素。去年,中國南部省份廣東省地方政府在示威者的抗議和人們不斷高漲的不滿情緒面前不得不低下頭來,取消了價值六十億美元的鈾處理廠建設計劃。抗議活動,以及當地政府最後時刻的妥協都讓政府高官愈加感到擔憂:瀰漫在城市裏的不滿情緒隨著新媒體和移動技術的發展而擴大,讓中國決策者們備感壓力,因爲這有可能會讓經濟發展脫離原計劃軌道。而經濟成長一旦停滯,則很有可能會引發社會的動盪。

您已閱讀25%(589字),剩餘75%(17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