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日關係

中日都應正視歷史

自由媒體人劉海寧:日軍侵華暴行留下的傷口至今仍未癒合,而每一次詭辯都像是又往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雙方的政治家不是忽視就是利用這種痛苦,沒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人最容易受影響。

中日關係大多數時候都很差,而最近的事件再一次提醒我們,雙方之間很容易就會變得充滿怨恨。在東京,約150名國會議員參拜了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那裏不僅供奉著日本的戰爭死難者,也供奉著數百名日本戰犯。此事激起了北京方面的嚴厲抗議。然而,中日兩國之間持續的敵意讓許多外界人士感到不解,這種敵意源於一些爭執,而這些爭執是那麼晦暗不明,甚至可能讓人覺得像是人爲捏造的。

外國政治家必須小心對待這個問題。就拿東中國海的一些無人島嶼來說,中日兩國都宣稱擁有這片羣島的主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近期宣稱,這片荒蕪的羣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根據該條約,美國在日本受到軍事攻擊時有援助日本的義務。這是華盛頓方面首次做出這樣的保證。但歐巴馬也警告東京不要惹怒中國。他的干預很可能兩邊都不討好。

還有一位美國名人似乎故意要惹怒對立的雙方。拍攝過《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的好萊塢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日前批評中國電影界沒有深入探索自己國家的歷史。不久之前,他還指責日本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爲戰時行爲道歉。

您已閱讀32%(497字),剩餘68%(10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