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諾登

書評:《史諾登檔案》

FT華盛頓分社社長馬利德:當今的資訊時代雖無冷戰意識形態的束縛,但某些方面仍然相似:各國情報機構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對手,而是其內部對體制虛僞性的反感。

《史諾登檔案:世界頭號通緝犯的內幕故事》(The Snowden File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Wanted Man),盧克•哈丁(Luke Harding)著。建議零售價:12.99英鎊(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出版)/14.95美元(Vintage出版),352頁

先是維基解密(WikiLeaks),再是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美國國家安全機構近年來的洩密事件如海嘯一般洶湧而來。這有時給人以一種感覺:我們對美國外交官和間諜的行爲已經無所不知。從事偵聽工作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前合約員工史諾登的爆料,影響遠遠超過最初由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公佈的政府部門檔案。

史諾登洩露的檔案不僅保密程度更高,而且他頭一回揭露了「五隻眼睛」(Five Eyes)情報聯盟的緊密結構和牢固網路。「五隻眼睛」是二戰後最爲神祕的組織,聯合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五國的情報機構。史諾登的檔案大量披露了該機構的運作情況(如監聽國家領導人,以及爲搜尋恐怖分子目標而收集的海量數據),以至於仍在不斷洩露的新資料失去了震驚世人的能力。

您已閱讀23%(531字),剩餘77%(17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