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過教育的消費者是我們的理想客戶」,紐約男子服飾經銷商Sy Syms曾經在電視廣告中這樣標榜道。這一點對於貿易協議來說並不成立。因爲20年前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通過,投票人對於貿易協議的瞭解程度日漸加深,好感度卻越來越低。蓋洛普(Gallup)近期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54%的美國人認爲貿易是一種「促進成長的機遇」,但有38%的人則認爲貿易是一種「對經濟的威脅」,而且他們對此深信不疑。據估計,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以來,美國共有6萬家工廠關閉,50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消失,很多人將此歸咎爲全球化的影響。目前,白宮一方面在與歐盟就《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進行談判,另一方面則在和12個國家商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但在這兩個方面,白宮取得的進展均不盡人意。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所能帶來的益處在20年前被吹噓過頭了。它確實催生了不少經濟活動,但未能兌現很多具體承諾。該協定未能穩定美國的貿易平衡,正相反,它導致了大規模的貿易逆差。該協定不僅未使墨西哥出現覆蓋範圍足夠廣的經濟繁榮,以抑制墨西哥向美國的移民潮,正相反,它使墨西哥的農村經濟更加虛弱,並使移民規模進一步擴大。其它貿易協議也導致了令人不快的意外後果。自從美國與南韓的貿易協定自2012年生效以來,美國對韓出口持續下降,雙邊貿易赤字升幅超過50%。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貿易談判代表宣稱,他們所推動的「二十一世紀」新型貿易協定能夠避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某些經濟陷阱。問題在於這些協定所面對的同樣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批評。
如今的貿易協議更多是設定標準和基本原則,而非取消關稅和配額——除了食品和服裝之外,美國其它商品的關稅水準已經很低了。新的貿易協定和過往協議一樣,讓那些不信任全球資本主義的人感到不快。但它們在市場自由主義者中間也激起了罕見的不安情緒。因此,洛瑞•沃勒克(Lori Wallach)作爲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公民組織」(Public Citizen)成員,在1999年西雅圖街頭針對世貿組織(WTO)的抗議活動中成爲了英雄。但她世故老練、反對向如今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授予「快速道」(fast-track)許可權的左傾言論或許同樣使憲法自由主義者們認定,各種各樣的茶黨(Tea Party)組織究竟是由什麼樣的人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