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央行上週的表態可能會令美國政界大喫一驚。該行副行長金斯利•莫哈魯(Kingsley Moghalu)承諾,要把奈及利亞43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將近十分之一由美元換成人民幣。他解釋說:「最終,人民幣很可能會成爲一種全球性的可兌換貨幣,……國際經濟和貿易未來將有很大一部分變成對華業務和由中國開展的業務」。
目前,全世界只有0.01%的央行外匯儲備是以人民幣形式持有的,相比之下美元所佔的比例爲60%,而歐元則爲25%。不過,百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帕特里克•茲韋費爾(Patrick Zweifel)相信,到2025年人民幣佔全部外匯儲備的比例可能達到30%,對美元的優勢地位構成挑戰。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持有這種看法的人。這種預測與中國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及人民幣的逐步自由化有很大關係。不過,這種預測也反映出人們對美國的震驚和不滿。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不斷攀升的政府債務、金融危機的後遺症以及政治上的僵局,都促使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們警告:美元地位將長期衰落。出於這個原因,奈及利亞和其他國家熱衷於減少美元頭寸,並避免與搖擺不定的美國政策捆綁在一起。
您已閱讀33%(502字),剩餘67%(10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