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胡錦濤執政期間的中國經濟就好像是一個嗜成長成癮的人,那麼習近平現在希望用美沙酮來爲之戒癮。在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內,中國政府癡迷於追求經濟擴張。面對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後出現的海外需求大幅萎縮,中國通過聽話的銀行以及急於滿足中央經濟成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向經濟注入鉅額信貸資金,擴大開支修建公路、港口、熔爐。雖然出口成長顯著放緩,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從10%下降爲僅2%至3%,但中國經濟仍以接近兩位數的速度成長。
不過海洛因在帶來極度快感的同時也有副作用。中國經濟變得越來越依賴於「速效藥丸」,生產每一單位GDP所需要的投入卻越來越多——比如寬鬆的信貸以及廉價的原材料。債務規模顯著成長,而其中有一些是無法償還的。產能規模過度膨脹,超過了經濟實際需求。
去年3月就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已經正式發出了警告,要適可而止。從現在開始,中國不會再不計成本地追求經濟成長。政府將更加強調經濟成長的質量。從多個跡象都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的態度轉變。短期利率被允許上升了近3個百分點,信貸增速也從可怕的峯值23%降到了18%(不過這一水準也很難說得上是適中)。電、水以及土地等投入品的價格將由市場力量來決定。
您已閱讀29%(530字),剩餘71%(13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