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亞洲的大選年。最近孟加拉選舉引發暴力抗議,導致該國正常的政治秩序出現中斷。隨後,泰國、阿富汗、印尼和印度都將接二連三舉行大選。到5月底,代表逾17億人口(大約相當於全人類的四分之一)的這五個亞洲國家的選民都會通過投票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選舉結果能否令選民滿意,則是另一回事了。我們在亞洲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兩種現象,它們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對民選政府的態度變化。
第一種現象是出現了一些反當權者的政治人物,對現行政治秩序發起挑戰。一個例子是印度的平民黨(AAP)。該黨的標誌是一把掃帚,象徵着平民百姓掃除腐敗痼疾的理念。這個成立僅一年時間的政黨,目前的領袖是一名前稅務官,理論上他應該對印度政治體制的腐敗略知一二。平民黨如今已主政德里市,甚至被認爲有望在未來的大選中成爲一個全國性的政黨,這凸顯出印度民衆「踢走失職官員」的願望有多麼強烈。
您已閱讀20%(368字),剩餘80%(15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