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觀點

短線觀點:是金磚還是陷阱?

從「Brics(金磚四國)」到「Mint(薄荷四國)」,各種縮寫曾一度成爲投資者熱捧的概念,但回顧過去幾年的股市表現,就會發現這些概念很可能已成爲投資陷阱。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阿爾伯特•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認爲,眼下很多東西的價值都被高估了——就連人們熟知的一些名稱縮寫也是如此。回顧過去幾年的情況,他說的有道理。

他將「金磚四國」的英文縮寫「Brics」重新詮釋爲「Bloody Ridiculous Investment Concept」,即「荒唐透頂的投資理念」。當然,任何一個在2008年末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股指觸底時,將美元投資於其股市的人,一開始都不會在意這種批評:在最初的兩年裏,他們獲得了180%的回報率(包括分紅在內),而相比之下,他們在發達國家股市的回報率只有65%。

然而,這類國家相對的盈利優勢現在已經消失殆盡。上週,發達國家股市自2008年低谷以來的回報率超過了金磚四國,而後者的股市還在跌個不停。

您已閱讀38%(362字),剩餘62%(5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