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中國爲何警惕比特幣風險?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陳建奇:比特幣在中國受到熱捧,比特幣未來將面臨「去貨幣化」的難題。中國相關監管政策是否有助於公衆更加理性地看待比特幣,比特幣究竟面臨什麼潛在風險?

金融經濟危機往往催生各種創新,比特幣作爲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貨幣創新在當前顯得格外耀眼,備受關注的是其價格持續飆升,短短几年比特幣從一文不值上升到上千美元,吸引社會投資者不斷進入,這一現象在中國尤其突出。

去年11月中旬中國一家比特幣交易平臺BTC China日最高交易量接近9萬比特幣,躍居成爲全球最大的交易平臺,凸顯比特幣發展的中國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國監管部門緊急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通知明確禁止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參與比特幣相關交易,要求比特幣主要交易平臺的網路站依法在電信管理機構備案。此舉導致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促使比特幣的中國動力呈現不確定性。爲何中國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此舉是否有助於公衆更加理性看待比特幣,比特幣究竟面臨什麼潛在風險?這些問題的回答顯然在當下尤其迫切。

比特幣受到追捧的三重根源

您已閱讀15%(365字),剩餘85%(21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