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Lex專欄:比特幣泡沫

比特幣一直在挑戰中國控制資本流出規模的決心。終於耗盡了耐心的中國政府決定戳破比特幣泡沫,導致比特幣價格跌去三分之一。事實上,比特幣的設計本身存在缺陷。

在香港,人們用來「挖掘」它的電腦電路室,已經和船運集裝箱一般大小,還配備著液體冷卻裝置;在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矽谷」——溫州,它是人們狂熱投機的對象。後來,中國央行(PBoC)禁止國內金融機構從事與它相關的業務。本週,中國央行再進一步,實際上禁止了中國居民用人民幣來兌換它。

它,就是比特幣,一種用於在線金融交易的加密協議。有些人願意把它稱爲一種貨幣。比特幣並非貨幣——要是不信,用它償還現實世界中的債務或者繳稅試試?最重要的是,比特幣連穩定的記賬單位都不是。中國的最新動作,實際上已讓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BTCChina)——無法再吸收比特幣存款,此舉令境外比特幣價格下跌了三分之一,跌至每枚500美元以下。而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飆升了900%,到11月底升至1200美元以上,總市值達到了130億美元。現在,比特幣總市值已降到90億美元。

這聽起來就像是:比特幣一直在挑戰中國控制資本流出規模的決心,而終於耗盡了耐心的中國政府決定戳破比特幣的泡沫。事實上,目前流通中的1200萬枚比特幣一直有一個巨大的內在缺陷。根據初始設計,比特幣數量上限爲2100萬枚。比特幣供應量將逐步增加,到下世紀中葉就會戛然而止。這對於自由主義傾向的比特幣愛好者具有一種吸引力:政府不能加印比特幣。

您已閱讀70%(551字),剩餘30%(2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