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6日爲毛澤東誕辰120週年紀念,中國官方和民間對這一頗具爭議的中國開國領袖的評價多有對立。文革、偉人、舊時代、口號、集權等複雜的符號都集於一身,那麼毛澤東、毛澤東主義在當下的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爲何有人懷念毛澤東而有人完全否定,在這一問題上,每一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都有發言權。本文作者作爲文革時代過來的人,希望打撈這些殘存的記憶碎片,供渴望瞭解那個歲月的人參考。
重新審視毛澤東及其思想遺產,我們就會發現,官方所宣稱的「毛澤東思想」,其實是一個大雜燴,嚴格而言,是不能稱爲思想的。因爲凡是稱爲思想的,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原創性以及自成體系。以此衡量毛澤東著作,即可斷定,他只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常識的轉述者,算得上「創造」的,就是那些實用化的篡改。即使其最有思辨色彩的《矛盾論》和《實踐論》,也僅僅稱得上艾思奇水準的大眾哲學讀物,經不住嚴格的理性拷問。
被稱爲「毛澤東思想」的「三大法寶」又是什麼呢?
您已閱讀11%(408字),剩餘89%(32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