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

「馬迪巴」的魔力

曼德拉最根本的天才在於表現出豐富多變的形象。某一天他像老派的貴族,另一天又是充滿激情的革命領導人,再一天又成了世界政治家。

「老人」憤怒了。他撅著嘴脣,高昂著頭,目光威嚴而堅定。當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終於開始說話時,他的言語比往常更加簡短乾脆。這不是失去理智的怒火,而是一個領袖警告式的憤怒。曼德拉的話充滿體諒;他深知聽衆們的怒火,但他也明白:如果南非要安然無恙地從種族隔離的瘡痍中走出,就必須要平抑這股怒火。

這是1993年8月。距離曼德拉獲釋的那個鑽石般耀眼的下午已經三年半了,曼德拉在種族隔離制度下度過了27年牢獄生涯後出獄,但此後的南非卻沐浴了血雨腥風。在南非右翼白人威脅分離、市鎮裏每天爆發流血衝突的背景下,定於1994年4月舉行的不分種族大選似乎遙不可及。曼德拉講話的地點是約翰尼斯堡一座荒涼小鎮上的破舊體育場,他面對的是成千上萬名揮舞著簡易武器、高呼報仇口號的「同志們」。就在先前幾天,許多人在與敵對黨派的巷戰中喪生。但這名70多歲的銀髮老人態度堅決。

「如果沒有紀律,你們就不是自由戰士,我們的組織不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曼德拉用他那獨特而尖銳的嗓音說道。

您已閱讀10%(434字),剩餘90%(39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