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

「防空識別區」的邏輯與風險

中國希望通過在東海建立防空識別區,來迅速改變「領土事實」,再憑藉經濟實力獲得外界對其領土主張的默許。但或許它應該研究一下「一戰」是如何爆發的。

本週二,兩架美國B-52轟炸機飛過東中國海,不啻對中國政府宣佈新設的「防空識別區」的嘲弄。

在外部世界看來,中國此舉顯得軟弱、「防空識別區」很難見效。對於中國宣稱屬於本國領土、而目前實際由日本管理的無人居住羣島,中國顯然沒有實際的防衛措施,來「兌現」其激烈的言辭。

但從北京方面以及中國戰略制定者的長期視野來看,建立新的防空識別區是一個迅速改變「領土事實」(在這裏是領空)的高招。

您已閱讀16%(188字),剩餘84%(10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