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

「家族理財室」走向國際化

過去幾十年財富的爆發式成長,以及客戶對跨國私人銀行管理投資組合的業績不滿,令家族理財室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家族理財行業一直籠罩在神祕的光環下,因爲富有家族不希望公開自家的財富狀況。但過去幾十年財富的爆發式成長,以及客戶對跨國私人銀行管理投資組合的業績不滿,令家族理財行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儘管很多單家族理財室(single family office)仍然傾向於隱姓埋名,但所謂的多家族理財室(multi-family office, MFO)——即爲不止一個家族管理投資和財務的私人公司——卻熱衷於高調示人,以促進業務的發展。

大型私人銀行的家族理財部門通常是這一市場中的領頭羊。《彭博市場》(Bloomberg Markets)雜誌8月刊公佈了50大MFO的排行榜,總部位於香港的滙豐私人匯財策劃(HSBC Private Wealth Solutions)憑藉所管理的1373億美元資產排名榜首。排名前十的還有紐約銀行梅隆財富管理公司(BNY Mellon Wealth Management)、百達銀行(Pictet)和瑞銀全球家族理財室(UBS Global Family Office)等。

您已閱讀28%(447字),剩餘72%(11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